焦点和景深是表现视觉感受上的第三个线度——深度感。深度感在大多数照片的画面设计中都有决定性。所以,选择焦点和决定景深就成为摄影构图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了。撇开其他构图要素不谈,聚焦点和景深之所以值得考虑,是由于景深和曝光联系在一起的,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画面设计问题。 简单说,聚焦点就是在照片中由相机镜头聚焦的物体。景深就是焦点前和焦点后景物完全清晰的距离范围。不管你是用什么镜头,也不论你对着那一点聚焦,用最小光圈(f/22, f/16)时,景深都是最大的,而在最大光圈(f/1.4 f2.8)时,景深都是最小。
对于一切镜头和你所选的任何光圈来说,景深(除了超近摄之外)的范围从焦点算起,向前延伸的距离是全景深的1/3,向后延伸的距离则是全景深的2/3。换句话说,焦点后的景深距离永远是焦点前的两倍。
1、选择景深
假如你希望获得最大的景深,那就用不着大光圈了。但是,有时候,拍摄对象事实上要求你减少或限制景深,还有时候,是纯粹出于你个人的原因而需要限制景深。
需要最大的景深往往是不言而喻的,在观察整个画面区域后,你觉得把哪一部分虚化都不够妥当。可是有时候,在观察画面区域后,你觉得被摄体以外的任何物体入局较清晰,都会分散注意力,随意就决定选用最小景深。
这样的决定往往是易于做出的,但并不意味着无关紧要。摄影和用药一样,良药未必都要苦口。假使你迅速地决定自己所需要的景深,就不必自认为是缺乏视觉判断力,这说明你再评价视觉影像和画面效果方面的专门技能正在成熟。
你常常面临两个问题——如何减少分散注意力的要素的影响,以及如何选择最富吸引力的景深。有时二者不可兼得,终于只好承认失败并另想办法。当你对此感到失望是,请你不要灰心。
在大多数情况下,你很可能有幸最后找到解决办法或者找到你能接受的折衷的办法。对此所做的一切努力,实质上是一种对构图技能的培养训练问题。可设法移动焦点,运用景深预测按钮,用各种光圈档数去观察画面。再移动,再观察,反复做下去,一直做到已经穷尽一切可能或者找到最佳组合为止。
2、曝光和景深
在设计大部分影像画面时,选定光圈(也就是选择景深)比决定快门速度重要得多。只有决定了景深和光圈之后,才去看在该档光圈上能获得满意曝光量的快门速度。
3、深度感
景深对影像的深度感有神魔影像?什么是深度感,尽管构图的其他要素对三个限度都有影响,但是一定的景深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却只落在深度感上。并不是照片景深最大时,会自然而然地能给人以深度最大的印象。选择景深属于主观心理的范畴。人们对深度的感觉并不是一摸一样的。
评论